武漢智慧農研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4009-027-189

首頁 > 科技新聞 > 行業資訊

工業化流水養魚將帶來水產養殖業的一場新變革

發布時間:2019-04-11 14:38:45點擊量:1740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日前,《科學養魚》參加了在福建廈門召開的2016亞太水產養殖展覽會,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也在本次展會上設有展臺,走近他們的展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個偌大的循環水流水養魚模型,走過展臺的人都會忍不住停下來駐足觀看,不停地問這問那,展商也是不厭其煩,一遍遍地介紹并解答參觀者的疑問。忙里偷閑,我們就工業化養魚中幾個比較關心的問題采訪了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淡水養殖技術經理周恩華先生(以下簡稱周)。

筆者:關于工業化流水養魚我們雜志曾經作過一個采訪,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產養殖研究室徐鋼春副主任認為該項技術最吸引他的優點就是操作方便,完全顛覆了傳統水產養殖臟、累、苦的形象,那么您認為它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周:我在昨天的分論壇上將該項技術總結為“八型模式”,包括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技術先進型、養殖集約型、操作便易型、生產可控型、產品安全型、效益倍增型。我將資源節約型放在第一位,可以說這就是工業化流水養魚最吸引我的地方。你想我們國家傳統的養殖模式是到年底干塘,不干塘魚就不能全部捕上來。冬天凍塘、曬塘,到了第二年你要注水,然后是放養,試想全國260多萬公頃的池塘需要多少立方水?如果能做到養殖水體的零排放,全國將節省下多少水資源,以及人工和能耗等。
還有池塘自身的污染問題,我們現在國家各級研究所都在池塘水質上做文章,為什么?現在我們養魚有一個瓶頸:水質富營養化、魚病增多、生產力下降,其實這都跟水質有問題。那么,水質為什么有問題,我認為是飼料的高營養投入,魚只能消耗飼料的30%~35%,其他的都是作為廢棄物排到水體中了,如果用干物質來計算,一噸飼料它的干物質是900千克,一噸魚的干物質只有20%,也就是說200千克,即一噸飼料中900千克的干物質養了200千克干物質的魚,相當于700千克的干物質全部廢棄在水體中了,沉積在了水底變成厚厚的淤泥,過去正因為如此,一般池塘養了5年以后就要進行池塘修復了,如何修復?最簡單的辦法是排水、換水、吸污,大量使用微生態制劑改水,種植水生植物吸收營養鹽。一邊修復、再一邊投飼,沒完沒了?,F在就簡單了,把魚圈養在一個小范圍內,污染源直接從水中移走再利用,既解決了水體底質污染,又獲得了有機肥,化廢為寶?,F在讓我非常欣慰的是主管部門對此很重視,江蘇省也專門對此進行了立項。從行業需求的角度來講,我認為這是個巨大的商機。

筆者:您認為流水槽的規模和大池之間最合適的比例是多少,是不是只要經濟能力許可流水槽就可建得多一點?

周:當時有人認為流水槽規模越大,它的造價就越低,生產中我們通常是建3條槽。2013年當時我們推出的大池塘和流水槽的比例控制在2%,亦即2%的池塘養魚,98%凈水。當時集污設備不行,開始在平望搞的時候是人工進行吸污的,發展到現在既有手動的,也有半自動牽引式的,還有單軌的、雙軌的、智能化的。像我們在上海松江做的流水槽,就是智能化的,程序全部輸入電腦,一天可以吸6次,也可以吸8次,事先設定輸入電腦即可。所以說,大池塘和流水槽的比例是根據吸污能力、養殖品種、養殖能力等綜合確定的?,F在我們在推廣時,比例放寬到3%,隨著設備的改進和大池種養水平的提高,比例應該還可以放寬。但是流水槽和大池塘的比例也有一個天花板,我認為不可以太高,比例太高的話可能在3~5年內沒問題,但是一旦超出了大池塘的凈化能力,也許10年后水質又會走到像現在的樣子。我們的目標是一池水要用到最后還是好水,要零水體排放,可持續發展。

筆者:從目前你們推廣的情況上看,在推廣品種上有沒有限制?

周:雖然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已對此研究了很多年,但是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要對其進行本土化,美國的工業化流水養殖主要就是一個斑點叉尾鮰,但是中國可以養殖的品種很多。從理論上講,只要可以吃膨化料、只要能適應高密度養殖,都可以進行工業化流水養殖,當然要是養蝦的話,現在還不行。有人說有硬棘的魚會擠壓受傷,我們沒有碰到。至于大池塘中的放養品種,只要是濾食性的就都沒問題。目前我們的推廣工作還僅限于淡水品種,以后將會一步步地拓展到海水養殖領域。

筆者:在推廣這項技術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困難?

周:如果說困難的話現在唯一的難點就是前期的投入,因為目前流水槽的造價和相關設備比較貴,而我們的養殖戶又是一家一戶比較分散,所以有人情愿采用傳統養殖也不愿接受新事物,因為傳統養殖對于他們來說進行起來更容易。對此,我們在全國鋪了很多試驗點,像2012年最早在吳江的平望搞的試驗點,接待人數上千人,從政府官員到漁民都有,先讓大家來看,百聞不如一見,由此一傳十、十傳百,把養殖理念慢慢轉過來,當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

示范點的要求:一是硬件,池塘和水源,二是軟件,就是人,一定要對新事物感興趣,勇于創新探索。只要養好了,示范效應也就達到了。

筆者:您說工業化流水養魚技術是將傳統池塘“開放式散養”模式創新為池塘循環流水“生態圈養”模式,但在人們常規的觀點中大家都認為野生散養的魚才是天然的,品質好。那么你們這樣把魚圈起來養殖真的好嗎?你對這個問題是怎樣看的?

周:從家禽和畜牧品種上來看,確實是散養的品質更好,比如把雞養在一排排籠子里,那養出來后味道一定不如散養的。但是在我們的流水養殖系統里并不一樣,傳統的大塘養殖大多數時間水體都是靜止不動的,魚在里面連覓食都省掉了,到投飼時間吃就是了,比如說草魚養的是越來越短、肚子越來越大,甚至還有脂肪肝。而圈養在水泥槽中的魚因為水是24小時流動的,而魚又有頂水習性,喜歡溯流而上,所以就人為促使它一直在運動,形象地說相當于人在跑步機上的狀態,因此養出來的魚體形更美、味道更佳。

關于流水圈養的魚是否比靜水散養的魚品質更好,這方面的工作很多單位已經在做了,包括魚肌肉品質、營養成份含量、水份含量等的測定,大數據時代只有拿數據說話才能更令人信服。這都是非常好的素材。

筆者:在您看來,工業化流水養殖的發展空間在哪里?

周:我認為發展空間很大,水產業要從靠天吃飯不可控的傳統養殖到可控的生態養殖,再到智能化養殖,最終要達到精準化養殖,我相信在我退休之前可以看到。

講到智能化可控養殖,我們的采訪頓時引起了展商的共鳴,專訪一下成了群聊,鹽城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陳榮國先生介紹:建湖正榮生態漁業公司目前建有水泥槽52條,是國內示范點上建槽最多的一家,并且計劃還將再建28條,一共建成水泥槽80條。陳先生邊說邊拿出手機向我們介紹:雖然他人在外面,但是手機上可以隨時查看、隨時控制家里池中魚的情況,果然手機視頻上魚兒游動搶食的景象一目了然,筆者親眼見證了什么叫養魚的遠程控制。吳江水產養殖公司的王榮泉補充道:從前的漁民都是穿著雨鞋的形象,而現在要改穿皮鞋,傳統的養殖又臟又累,如何留得住現在的80后、90后,因此傳統的水產養殖正面臨著一場變革,由粗放、不可控到精準、可控的新變革,未來的養殖業應該是集約化、電腦操控、精準放養、精準收獲、省時省力的新型養殖模式,而人放天養的舊的傳統模式將逐漸被淘汰。 



1.來源:《科學養魚》雜志社
2.作者:宋遷紅



掃一掃關注一下吧

  • 服務熱線:
    4009-027-189

  • 養殖基地:
    武漢市洪山區先建村智慧農研水產基地

  • 辦公地址: 武漢市白沙洲大道張家灣特一號
                      武漢市農科院生物智造樓323室

Copyright@2018 武漢智慧農研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總部地址: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羅家村市農科院內 鄂ICP備18024234號-1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精品免费|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亚洲熟妇色XXXX